MAXSYM600i從400i熱賣後就傳聞不斷,今天三陽MAXSYM600i發表會
就讓我們一起來揭開600i的神秘面紗。

作為SYM旗下的大羊旗艦車,此次600i的誕生可不是像大家所想,引擎擴個缸就上火線了。
這次的升級除了排量上的改變外還可以看到許多廠商的用心

動力提升至45p的同時也代表對剎車系統更高的需求,這次600i采用的是前雙浮動碟的設計,透過浮動機構的協動,讓前雙對四卡鉗剎車表現如虎添翼更上一層樓

輪框部分雖然延續前15寸後14寸的設計,但是這次輪框使用新技術進行輕量化,在不犧牲剛性的情況下前後輪都進行減重,大量挖空設計省下了不少重量,相較400i前後框總共差距2.2公斤,也就是簧下重量差距2.2公斤。

配備上也增加了胎內式的胎壓偵測器,可以同步整合顯示於儀表,讓騎士輕松掌握胎壓狀況。胎內式的設計可能有電池壽命的疑慮,SYM說也在這方面下苦工,交車予每位車主後,都可以有3.1年以上的電池壽命!

外觀上新增的鈦色防燙蓋設計,讓整體更加有有型

龍頭手把與後扶手部分有碳纖維花紋咬花,且根據車色(消光黑、棕、白)不同花紋顏色也有相應的配對十分細心
龍頭


手把


現場也針對MAXSYM600i上市推出了三大好禮,有GIVI行李箱、DataDot微粒防盜系統、30期零利率(29萬9)

MAXSYM600i建議售價是:29.9萬元
接下來當然是重頭戲試乘的部分了
跨上車,基本騎乘三角與400i相較可以說是毫無差異,畢竟是采用相同車架的車種,都不會感覺太大的駐停壓力。
扭下油門出發;相較於400i動力上的提昇是感覺得到的;對於習慣感受出力後調整油門的騎士,會覺得在透過油門呼喚相同動力需求時油門開度明顯變小,當成400i在用油門的人,對於涌出的扭力會感到十分欣喜。但是這樣的動力升級感,并不像是從野狼跳到公升仿賽那類的云泥之別,但是你絕對沒法忽略他。

起步接合的部分大開油門時,接合的抖動感幾乎不存在,像是125速克達一般順暢,而刻意慢速行駛時,油門輕輕開開關關維持車輛平衡時,會感受到接合感帶來的落差。這次試乘的場地不大,加上駕訓班內仍有正在為駕照努力的民眾,所以騎乘上較保守,加速性感受有限,轉速爬升十分順暢,加速性較400i有略為提升。

懸吊部分,雖然現場只有中低速彎道,但可以明顯感受到舒適取向的懸吊設計,但是現場路面上的凹凹凸凸倒是都處理得游刃有余。

制動的部分表現十分良好,在同樣沒有觸發ABS的情況下煞車力跟400i相比回饋更加線性,在車重小漲情況下能有這樣的表現實屬難得。

很多人說,整體而言好像還是沒有看到太大塊的牛肉,但是看似細碎的牛絞肉集合起來,也是吃得飽的。大多數人對車輛動力有要求,可能是透過傳動的更動調整輸出的曲線,或是寄望於進排氣機構的更動來提升表現;但是說穿了最整體的動力提升感受莫過於排量的提升,馬力扭力全面有感的回饋。但是動力的成長對於車輛的均衡性也會造成破壞,所以相應的剎車更動絕對是必須的,600i有點像是400i的動力升級豪華原廠改裝套包,針對制動力、簧下重量下的功夫,搭配起排氣量上升後的動力,不只打消了因為排氣量上升附加的重量,更營造出比400i整體全方位提升的騎乘感受。
官方車輛規格與配備


這真是個炎熱的周末,要找的消暑的不然真的很容易中暑








就讓我們一起來揭開600i的神秘面紗。

作為SYM旗下的大羊旗艦車,此次600i的誕生可不是像大家所想,引擎擴個缸就上火線了。
這次的升級除了排量上的改變外還可以看到許多廠商的用心

動力提升至45p的同時也代表對剎車系統更高的需求,這次600i采用的是前雙浮動碟的設計,透過浮動機構的協動,讓前雙對四卡鉗剎車表現如虎添翼更上一層樓

輪框部分雖然延續前15寸後14寸的設計,但是這次輪框使用新技術進行輕量化,在不犧牲剛性的情況下前後輪都進行減重,大量挖空設計省下了不少重量,相較400i前後框總共差距2.2公斤,也就是簧下重量差距2.2公斤。

配備上也增加了胎內式的胎壓偵測器,可以同步整合顯示於儀表,讓騎士輕松掌握胎壓狀況。胎內式的設計可能有電池壽命的疑慮,SYM說也在這方面下苦工,交車予每位車主後,都可以有3.1年以上的電池壽命!

外觀上新增的鈦色防燙蓋設計,讓整體更加有有型

龍頭手把與後扶手部分有碳纖維花紋咬花,且根據車色(消光黑、棕、白)不同花紋顏色也有相應的配對十分細心
龍頭


手把


現場也針對MAXSYM600i上市推出了三大好禮,有GIVI行李箱、DataDot微粒防盜系統、30期零利率(29萬9)

MAXSYM600i建議售價是:29.9萬元
接下來當然是重頭戲試乘的部分了
跨上車,基本騎乘三角與400i相較可以說是毫無差異,畢竟是采用相同車架的車種,都不會感覺太大的駐停壓力。
扭下油門出發;相較於400i動力上的提昇是感覺得到的;對於習慣感受出力後調整油門的騎士,會覺得在透過油門呼喚相同動力需求時油門開度明顯變小,當成400i在用油門的人,對於涌出的扭力會感到十分欣喜。但是這樣的動力升級感,并不像是從野狼跳到公升仿賽那類的云泥之別,但是你絕對沒法忽略他。

起步接合的部分大開油門時,接合的抖動感幾乎不存在,像是125速克達一般順暢,而刻意慢速行駛時,油門輕輕開開關關維持車輛平衡時,會感受到接合感帶來的落差。這次試乘的場地不大,加上駕訓班內仍有正在為駕照努力的民眾,所以騎乘上較保守,加速性感受有限,轉速爬升十分順暢,加速性較400i有略為提升。

懸吊部分,雖然現場只有中低速彎道,但可以明顯感受到舒適取向的懸吊設計,但是現場路面上的凹凹凸凸倒是都處理得游刃有余。

制動的部分表現十分良好,在同樣沒有觸發ABS的情況下煞車力跟400i相比回饋更加線性,在車重小漲情況下能有這樣的表現實屬難得。

很多人說,整體而言好像還是沒有看到太大塊的牛肉,但是看似細碎的牛絞肉集合起來,也是吃得飽的。大多數人對車輛動力有要求,可能是透過傳動的更動調整輸出的曲線,或是寄望於進排氣機構的更動來提升表現;但是說穿了最整體的動力提升感受莫過於排量的提升,馬力扭力全面有感的回饋。但是動力的成長對於車輛的均衡性也會造成破壞,所以相應的剎車更動絕對是必須的,600i有點像是400i的動力升級豪華原廠改裝套包,針對制動力、簧下重量下的功夫,搭配起排氣量上升後的動力,不只打消了因為排氣量上升附加的重量,更營造出比400i整體全方位提升的騎乘感受。
官方車輛規格與配備


這真是個炎熱的周末,要找的消暑的不然真的很容易中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