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誠國際(香港)集團成立于 2003年 6月,總部設在廣州,是一家專注于摩托車整車及配件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網絡渠道建設的公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指出中國企業在面向整個非洲市場,抓住幾個具有示范性意義的合作大項目做大做強,促進共同發展繁榮,這等同正式宣告非洲市場時代的來臨。正當眾多企業欲前進非洲開疆辟土之時,德誠集團已在西非多國樹立起了多個知名品牌,而其中“APSONIC”不僅成為當地家喻戶曉的摩托車品牌,也對非洲當地經濟、社會產生巨大影響。是什么造就了“APSONIC”的成功?記者近日走進德誠集團,為你揭開謎底。

據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上半年,我國摩托車行業累計產銷816.38萬輛和815.77萬輛,同比下降14.44% 和15.01%,降幅比一季度擴大0.43和1.48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擴大6.42和7.13個百分點。其中,二輪摩托車產銷715.71萬輛和 715.64萬輛,同比下降15.21%和15.84%,整個行業仍呈穩中有降趨勢。
而早在國內摩托車市場激烈競爭白熱化階段,德誠國際集團(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連當機立斷,投身西非市場創辦了“APSONIC”品牌,正式開啟了德誠征戰西非之路。

ODM開創共享模式 一帶一路創新生產
德誠集團以“合作開發、共享市場”的方式,與國內多家知名企業合作,采用ODM形式進行研發生產,通過直接便利的終端入口收集市場需求和客戶預期,充分保證APSONIC前端市場性價比的同時也使消費者利益最大化,由此,APSONIC迅速打開了西非市場,一舉成為西非行業領先企業。近幾年來,德誠集團秉承“一帶一路”共商、共享、共建原則,攜手眾多國內摩托車生產企業“走出去”,并整合國際市場采購資源,豐富了摩托車產品和技術的多元化,與合作企業共同開拓國際市場,帶動沿途地區的發展,朝著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標相向而行。

國際品牌激烈競爭中的制勝法寶
談起國際市場的激烈的品牌競爭,張連董事長也是深有感觸。他說:在企業品牌管理競爭時代,品牌在微觀上體現著企業素質、產品質量及對消費者的責任心與信譽度,是體現企業價值的無形資產之一。作為一家擁有自主品牌和銷售網絡的摩托車及配件供應商的中國企業,在西非市場與諸多國際品牌競爭方面,德誠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1、整合國內行業優勢的前提下逐步實現全球化采購平臺搭建。
2、全力實施營銷、生產、管理及經營的本土化。
3、信息化系統優化和互聯網入口對接。

這三方面的層層遞進,相互支持,使APSONIC的品牌核心競爭力得到不斷提升,不僅妥善解決了中資企業“走出去”戰略所遇到的水土不服,更是擴大了德誠的品牌影響力。

多年耕耘碩果豐收
自2003年立足多哥,APSONIC經過13年的努力,其產品和分公司已輻射貝寧、布基納法索、馬里、科特迪瓦和加納等周邊國家,產品結構和核心質量均以適應西非消費市場為研發重心,兼具迎合西非消費市場產品特性和中國國產品牌的低價優勢,研發并生產出了:GN、越野、踏板、三輪多維度全線產品,一經推出西非市場便廣受好評,迅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時至今日,APSONIC的營銷網絡遍布整個西非市場,在西非七國擁有9家APSONIC MOTO公司、2家APSONIC AUTO公司、4000多個終端網絡;除此之外,德誠集團規劃在未來3年內建立800個售后維修中心,進而完善服務體系,實現終身免費維修,達成APSONIC品牌在西非的戰略發展目標。

作為德誠集團進入西非市場的名牌,APSONIC立足本土,深耕市場,成功將中國制造的摩托及配件打入非洲市場,成為中國企業在國際舞臺上的又一王牌。而這僅僅是一個起點,德誠將以將繼續以開發更貼合消費者的產品為發展方向,不斷向更高的領域發起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