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作為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現代工業產品一直得到了很大的關注,人們一直在關心國產汽車什么時候能夠追上甚至超過國外的品牌。可是最近卻有細心的網友提出了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既然構造比起汽車來說更加簡單,為什么國產摩托車的質量比較差?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內行人說出了緣由。
?
其一、國內市場狀況不景氣。這一點表現在多個方面,首先不可否認的是和國內的“限摩令”政策有很大的關系,很多城市都對摩托車的通行進行了限制,所以很多原本對摩托車有不小興趣的人都只好選擇電動車以及汽車這樣的交通工具。還有就是國內有不少人對于摩托車的認知就是廉價的交通工具,所以原因為其支付的購買價格往往處于一個較低的區間。賣不出一個好價再加上銷量受到相關政策的影響比較有限,賺不到錢自然就很難有動力去提高產品質量,市場的不景氣直接對摩托車的生產造成了不良影響。
?
其二、制造高品質摩托車的技術難度并不低。別看大部分摩托車就兩個輪子,和四輪的汽車比起來構造要簡單不少,但想要真正造出一臺動力性、操控性、舒適性以及安全性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摩托車,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可不少,并且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去積累經驗。舉個簡單這又直觀的例子,寶馬和本田在汽車行業內是知名度相當高的,但最初它們可都是從生產制造摩托車起家的。所以對于國內的摩托車生產廠家來說,想要造出質量拔群的產品,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
其三、總體大環境浮躁,缺乏精工細作的匠人精神。一旦提及“質量”這個詞,懂行的人第一時間就會聯想到兩個國家,一個就是德國,“德系品質”可不是浪得虛名,還有一個就是日本,講求的就是精工細作的“匠人精神”,并且要知道這種精神的靈魂最初可是從中國傳入到日本的,結果到如今我們國內很多業者都丟失了這種匠人精神,浮躁的只注重于短淺的眼前利益,摩托車制造行業自然也不例外,沒有精氣神就沒有主觀能動性,這也是最為關鍵的一點原因。
?
以上就是內行人所總結出的,導致現如今國產摩托車質量會如此之差的幾個重要因素了,看起來很有道理,真心希望國產摩托車品牌能掃除積弊,大力發展,從而在國際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